H先生,28岁,担任某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深圳分公司与墨西哥分公司的副总经理,统筹东南亚与美洲多地的航运报价和销售团队管理。虽然年纪轻轻,大学毕业没几年,却已经是横跨三国市场的骨干力量!
他的公司成立于2004年,员工超过600人,是一家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业务遍及9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北美市场打下坚实根基。美国分公司设立于2016年,服务涵盖电商仓储、FBA配送、报关、LTL/FTL运输等,业务已覆盖加州、乔治亚洲和新泽西。
由于近期中美关系趋紧,H先生持B1/B2签证入境美国时被海关要求“特别询问”,就是所谓的“小黑屋”。为了避免未来被拒绝入境或影响正常业务往来,公司管理层迅速决定为其申请L1A跨国公司高管签证。
- 年轻高管,管理经验如何证明?
- 公司涉及多个BVI海外架构,如何理清股权链?
- 工作繁忙,如何高效准备材料?
我们深知移民局对L1A申请人管理层身份的严格审查标准,因此团队为H先生量身打造方案,逐项拆解管理职责,补充大量过往邮件、指令记录、组织架构、考核记录等核心证据。
- 递交时间:6月初
- 受理日期:6月16日
- 批准日期:7月3日
- 审批周期:仅17天,且全程无补件!
这是一次对专业评估、精细准备和客户配合的完美体现!
无论您是管理跨国团队的高管、频繁出入中美之间的企业家,或是在考虑身份转换的核心员工,庞律师团队都能为您提供:
- 个性化签证路径评估(L1A/L1B/H1B/EB1C)
- 全流程材料梳理与准备
- 跨国股权结构拆解与说明
- 快速通道策略制定
欢迎立即咨询,开启您的出海美国发展新征程!
成功案例(L1A 电动自行车公司总经理)
客户:L先生
年龄:37岁
地区:华东
L先生是华东某电动自行车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经营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周边产品的技术企业。目前,华东总公司已累计开发2,400余款产品,并在海南、香港设有分公司。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流市场,通过亚马逊、独立站、TikTok等国际电商平台,以及线下经销商渠道,将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母公司在北美市场设立美国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主要负责电动自行车整车、配件及相关周边产品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销售业务。通过持续拓展线下渠道,美国子公司实现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业务的协同发展,目前已与300余家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业绩实现多元化增长。
L先生委托我所为其办理L1A工作签证,以更好地发展美国子公司业务。在材料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母公司曾更名,且子公司名称与母公司存在差异,这可能引发移民官对关联关系的质疑。为此,我们统一了公司名称的翻译文件,并补充提交了公司公示信息及股权证明文件以证实关联性。此外,鉴于申请人年龄较轻,我们针对性准备了详实的高管任职证明,包括人员聘用审批记录、周例会决议文件及团队管理沟通记录等材料,以充分证明其管理经验和管理职能。
最终,我们在4月初递交申请,移民局于4月8正式收件,4月25日收到案件批准通知,过程无补件。
成功案例(L1A 影视器材公司总经理)
客户:X先生
年龄:38岁
地区:广东
X先生是广东一家影视器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公司创立于2013年,地址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于一体,主营LED影视灯、影视滑轨及影视附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影视布光领域全产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旗下的品牌产品涵盖平板灯、射灯、直播灯三大影视灯光产品体系,重点解决人像、产品、直播等视频拍摄场景应用痛点。公司是“互联网+”影视器材优质服务商,拥有成熟的实体营销网络和线上运营网络体系,网上店铺已入住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天猫、京东。其中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销售额位居同类产品前五。
美国公司则依托母公司所授予的产品品牌代理权,通过入驻亚马逊ebay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经营摄影摄像辅助器材单一类目,而在线上则由专业客服和售后组成的团队为客户细致解答各种疑问、跟进销售流程,并通过Meta、Twitter、Linkdln和Instagram等渠道创作有趣内容吸引用户观看,或基于EDM邮件推广至终端客户,亦可以尝试通过Deal、Coupon等独立站点进行站外推广汲取流量。未来,公司还将尝试建立第三方独立站点用以产品线上销售,通过分析跳出率、UTM和访问量等关键指标,不断据此优化推广手段,持续投放促销活动和优惠券,向用户保持良好的索评力度,增强复购率和评论分析,以此快速复制爆品,打造专业化、高知名度的摄影摄像辅助器材品牌。
2024年年初,X先生委托我所为期办理L1A工作签证,以便其更好的管理中美两边的公司。材料整理中,发现其母公司的名字翻译与美国公司股权证上的名字不一致,并且在过去的客户合同中,也有多种公司的翻译,这样容易造成移民官的困惑,于是让客人准备了关于不同名字的公证文件,以及公司大股东的声明,说明为何会有多种名称的翻译。由于公司管理上的疏忽,美国因先后注册了多家公司,后其他公司又注销了,但名字持续使用于各种合同,发票及客户沟通中。随即我们挑选了名称一致的文件提交至移民局。5/1/2024顺利获批。
2月下旬客户找到我们需要延期,因其批准函上只有一年的有效期,但邮件通知批准上是3年有效期,数次联系移民局无果,客户决定直接延期。由于首次获批时就已告知客户需要将所有名称统一为现在仅剩的这家公司的。故在延期时材料准备非常顺利。3/31客人入境后提交文件,4/7移民开始受理,4/23批准,无补件。
L1A成功案例:电子商务公司高管成功获批
客户信息
姓名:Z先生
年龄:35岁
地区:福建
背景介绍
Z先生是福建某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副总经理。其母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电商代运营业务,曾成功为北美华人电商平台 Oscart 提供专业代运营服务。母公司旗下拥有两家子公司:
美国某超市(控股子公司)—— 专注于北美地区华人食品、日用品及玩具的线上线下零售,并自有品牌。
福建某进出口有限公司(非控股子公司)—— 主要从事北美地区餐厅用品出口贸易。
美国业务发展与派遣需求
美国子公司于2023年通过运营6000英尺的折扣店, 成功进入北美华人市场,获得广泛好评。基于此成功经验,2024年在洛杉矶钻石广场开设首家近1万英尺的大型商场门店,迅速实现月营业额约60万美元。目前,公司已完成商业模式验证,正处于快速拓展阶段,目标2025年运营3家门店,并筹备2家新店,同时开放线上电商交易模式。
为了确保美国子公司扩张计划顺利推进,公司决定派遣Z先生前往美国,统筹管理新店拓展与线上业务,并申请L1A签证。
签证挑战与成功关键
客户于11月找到我们,希望筹备L1A签证申请。然而,基于以下两点因素,移民局可能会对其高管身份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Z先生为母公司股东之一,身份容易被认定为投资人而非管理者。
年龄较轻,可能会引发移民局对其管理经验的审查。
应对策略: 为了强化Z先生的高管身份,我们协助其准备了详实的管理证据,包括:
✅ 周例会记录
✅ 员工入职与离职管理文件
✅ 调薪申请及审批文件
✅ 考勤制度修订方案
✅ 与下属的工作沟通记录
最终,我们在1月底递交申请,移民局于2月6日正式收件,仅13天后(2月19日) 无补件直接获批!
成功案例(L1A延期—房地产公司经理)
客户:W女士
年龄:39岁
地区:山东
W女士是山东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总经理。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2023年公司因国内业务紧缩,故打算开发北美市场,并由W女士担任美国公司总经理。经律师评估后,决定选择办理L1A申请。随后客户委托律师注册成立了美国公司并申请L1A,并于2023年12月成功获批。由于新公司只能获得一年的L1A,2024年12月W女士又要办理L1A延期。因为对我们团队专业能力的认可,2024年10月继续委托我们为其办理L1A的延期手续。
由于该美国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是经营旧房翻新与改造业务,并不会像一般贸易公司会有大量的运营发票等证据。经律师指导延期还需提供的运营材料后,客人很配合提供了2024年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的房屋买卖的合同,房屋改造合同及设计图纸,以及正在沟通的项目等相关的证据材料。她的L1A延期申请,于12月13日提交,移民局显示23日收到申请。由于中间有圣诞节和新年假期,本以为有可能会影响移民局的审判进度,但是,2025年1月13日收到批准通知,无补件。
对于2025年,基于洛杉矶山火烧毁1万多栋房屋的实际情况,预测将对客户的旧房翻新与改造业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潜在需求。所以,客户信心满满,在积极地拓展业务,争取早日符合和达到申请EB1C绿卡的各项条件和标准。
成功案例(L1A 跨境跨境物流企业总经理)
客户:Q先生
年龄:34岁
地区:中国华东
Q先生是一家跨境物流企业的总经理。该企业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海运、铁路及国际快递业务的跨境物流企业。中国公司总部位于浙江义乌,并在深圳、广州、泉州、香港等地均设有分公司。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集团员工已达300多人。公司具备多条国际快递(空运)专线业务,并与Fedex, UPS, DHL等全球快递网络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了更好的稳定及拓展美国的业务,中国公司于今年7月收购了一家位于洛杉矶的物流企业,因为美国业务的重要性,需要委派总经理Q先生亲自前往美国进行管理。为了方便Q先生赴美开展工作,今年7月美国公司负责人找到我们律师事务所,并委托我们为其公司高管办理L1A签证。
在我们律师的指导下,用两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收购工作。随后9月开始陆续提供了中国母公司和其他相应的材料。11月底材料提交至移民局,12月2日移民局收件,12月12日收到批准通知,无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