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L1A医药公司药物、生产及控制研究负责人)
客户:W 先生
年龄:49岁
地区:杭州
W先生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药物、生产及控制部门的研究负责人,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医药公司。 现有针对各类靶点的创新药品正在研发过程中。2021年该公司在美国成立了子公司,2022年准备派遣W先生到美国担任负责人(副总级别)。经我们律所的协助,于去年11月底成功获批L1A申请,并于3月获得L1A签证。
W先生及其家人5月登录美国,开始在美国的工作与生活。由于是初创企业,中美两个企业成立时间都不太长,人数也不多,W先生需要两边公司来回跑,担心移民官会质疑申请人的高管身份,故与公司负责人沟通后,提供了W先生与中美两个公司下属的管理方面的证明。以及近12个月的银行账单,证明中国母公司持续向美国公司大额投资。
该客人的L1A加急申请于10月25日递交,10月31日立刻收到批准客人的L1A延期通知。
成功案例(L1A电子产品跨境电商公司运营经理)
客户:L 先生
年龄:40+岁
地区:广东
L先生是广东一家中型跨境电商电子产品公司某片区经理。去年春节后,公司委派其担任该公司在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今年5月底,L先生开始委托我们办理其L1A的延期申请。由于其L1A将于7月中旬过期,加上客户打算9月回国述职,并且我们得知其公司未准备为其进行加急处理。根据当时L申请的审理周期情况,以及为了不影响L先生出入境计划,决定尽快递交其延期申请。因为时间紧促,于是律师团队为其抓紧整理材料。
由于L先生之前的L1A新申请,以及其公司的法律服务业务都是委托我们律所在做,因此我们律所在材料的收集,以及对客户情况的了解等方面,都会比较熟悉。客户只是根据律师团队的建议更新了一些延期需要相关的文件,这大大加快了客户申请L1A延期的资料收集进度。6月13日,我们便将L1A延期的所有材料,以普通件的方式,递交至移民局。7月7日移民局顺利批准了L先生的L1A延期申请,无补件,7月17日收到了正式批准通知。
成功案例(L1A 科技公司)
客户:R先生
年龄:35岁
地区:浙江
客户简介
R先生是国内一家2021年成立的初创科技公司的CEO。R先生去年11月底持B1/B2签证入境美国。2月份成立了美国公司发展中美间的业务,并找到我们想要办理L1A工作签证,这样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美国,运营美国子公司业务。
审批过程
签订合约后,R先生非常配合的准备了Checklist上的文件,3月中旬我们就将申请材料递交给移民局。3月底收到了移民局的补件信。由于国内母公司是2021年9月才成立的,运营不到两年时间,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2022年11月R先生就入境美国想要发展子公司,因此移民局主要质疑美国子公司是否能长久发展,以及R先生的管理能力。
与R先生沟通补件思路后,我们建议R先生提供更多母公司产品介绍以及相关的实景图证明公司的真实性和实力。我们还提供R先生过去一年在母公司的管理证据,以及母公司出具相关的证明信,证明R先生过往的工作经历,说明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虽然母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在R先生的带领下,目前母公司的发展情况。
另外,我们还提供了美国公司已雇佣的工作人员证明,及相关业务的合同及支付证据,并提供了美国公司证明信,说明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等材料。6月8日提交了RFE补充文件,6月13日收到了批准通知。
成功案例(L1A国际物流公司)
客户:L女士
年龄:43岁
地区:广东深圳
L女士是一家物流企业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公司成立于2003年,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全球化物流服务能力,拥有完善的基础建设,业务包含海运、空运、跨境电商物流、增值服务及供应链管理,其公司物流服务已覆盖全球,主要国际市场包含:北美、欧洲、地中海、黑海、红海、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
因北美业务需要扩张,故需要L女士亲自坐镇美国指导工作。L女士找到我们律所,经过详细的咨询,确定最适合的方案是为其申请L1A工作签证,如果希望取得绿卡,可以继续办理EB1C申请。我们在2022年9月底收到L女士正式的委托后,立即展开了对其申请材料的收集工作。L女士及其美国团队的负责人都相当配合律师所提出的材料要求。资料显示,美国公司目前只有6名员工,为了增加批准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专门建议客人在2023-2024安排再招聘4名员工的安排。另外,美国公司2020年税表显示全年营业额,还不够50万美元,为了给移民官显示客户的实力,我们专门在申请中,着重指出了美国公司银行账户,基本每个月都维持有上百万美元的资金余额。
2022年11月材料全部收集齐全后,律所12月初已为其准备好了全部递件文件。但是,因为L女士12月18日要入境美国,由于担心如果在入境前L签证申请批准了,其就需要等其在美领馆预约面谈拿到L签证才能入境,会耽误其12月的美国行程,故延迟一些递件时间。2023年1月28日L女士离开美国,我们于1月30日提交了L1A申请材料,2月9日收到了移民局L1A签证无补件的批准通知。
成功案例(L1A汽配跨境电商)
客户:S 先生
年龄:40+岁
地区:广东
S先生是广东一家综合越野车配件外贸及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总监。广东公司成立于2015年,规模不大,全部只有十几个人,每年营业额大概100W左右。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户外越野车配件品牌,提供客户自主创新研发的LED灯类及车用改装,越野头盔等配件,与优化产品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销售渠道涉及Amazon、eBay、Walmart等第三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
为了占据北美市场,2020年成立了美国公司,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业务是承包给第三方公司协助运营。因国内业务受疫情影响比较低迷,反而海外市场较为稳定。 公司想要更好的扩张北美市场的业务,决定派S先生前往美国公司担任运营总监。由于美国公司在过去两年并没自己实际的员工,业务都是第三方公司在做。 L1A递交申请后,很快收到了移民局的补件信,质疑美国公司发展的必要性,以及S先生高管身份。律师团队通过与公司负责人的沟通,重新写了一份60页的商业计划,以及提供了更多S先生在中国公司满足三年内工作12个月的要求,并且确实是在母公司做高管工作的证据材料,包括其对下属的工作评估表、该部门员工的入职/离职申请表、S先生过去对上级的工作总结等文件,证明发展美国公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S先生高管的真实性,从而打消了移民局对S先生的质疑。
由于该公司是做实体贸易的,平时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准备材料也比较慢,所以整个办理周期比较久。 但总体来说客户也比较配合律师的指导意见,最终案子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补件材料,并在一周后顺利收到了移民局的批准通知。
成功案例(L1A医药公司药物、生产及控制研究负责人)
客户:W 先生
年龄:48岁
地区:杭州
W先生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药物、生产及控制部门的研究负责人,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医药公司。 现有针对各类靶点的创新药品正在研发过程中。2021年该公司在美国成立了子公司,需要派遣W先生到美国担任负责人(副总级别)。
由于是初创企业,中美两个企业成立时间都不太长,人数也不多,递交申请后收到了移民局的补件信。 移民官主要质疑申请人的高管身份,以及公司的高层及股东都是学术研究类型人才,如何可以保证美国企业的稳定发展等问题。
通过与该公司的人事负责人沟通后,我们补充了一些W先生的管理文件,以及其下属员工的学历证明,解释了受益人的高管身份。由于美国公司是一家研究性的企业,基本不会产生利润,我们建议供了近12个月的银行账单,证明中国母公司持续向美国公司投资。另外提供了该公司其中一位股东董事的简历及经历证明,该董事不仅有医学背景,更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来打消移民局对学术研究类型人才能否成功管理公司的疑虑。
该客人的L1A加急申请于9月26日递交,两天后于28日立刻收到补件通知。经过几次沟通及准备后,我们于11月21日提交补件材料,该移民官于收到补充材料的两个工作日23日, 正式批准客人的L1A申请。